(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2025-06-13 0条评论
跟着小笋芽一起了解下什么是素质教育的信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你现在所苦恼的问题。
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如下: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科教兴国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所以,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核心)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区别
1、指导思想
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
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
2、教育目的
应试教育: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
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培养人的基本能力。
3、教育对象
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英才教育”。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重在“普及”,“通才教育”。
4、教育内容
应试教育:重智育,考什么就教什么,脱离生活实际。
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联系生活实际。
5、课程结构
应试教育:单一的学科课程,重主课,轻副科。
素质教育:多种形式的课程,包含必修、选修、活动、显性、隐形课程。
6、教学方法
应试教育:死记硬背、机械重复。
素质教育: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习。
7、评价标准
应试教育:考试成绩“分数”。
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价。
素质教育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1999年。
在1985年5月召开的第一次全教会上,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这段话被教育界公认为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源头。
1994年6月召开的第二次全教会明确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素质教育概念,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的主标题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地位更加凸显、鲜明、重要。
2010年7月第四次全教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素质教育思想一以贯之,突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扩展资料:
审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
一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以大基数、高、低成本为主要特征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阶段性的转变,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都已发生了巨大变革。
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仍然滞后。“素质教育”概念提出时高校存在的“一过四偏”的问题,需要彻底根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面向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再出发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转载请注明来自,本文标题:(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本文地址:https://www.xsunya.com/baoming/10374.html
标签:
- 本站介绍
-
小笋芽提供全国考试报名时间、考试政策解读及备考资料,涵盖公务员、教师资格、职业资格等考试资讯,同步分享职场工作总结模板与学习经验,助考生高效规划备考,一站式解决考试全周期需求。
- 搜索
-
-
- 最新文章
- 热门文章
- 随机阅读
- 随机tag
- 友情链接
-